【资料图】
■ 刘柯
最近银行股从助攻变成主攻,但市场分歧依旧明显。银行股最近的大涨十年罕见,而能熬过这十年的投资者寥寥,基本都是追涨者。
当然,银行股大涨不仅仅是因为估值低,因为从其整体业绩情况看,未来两三年都可能维持在一个低速增长的态势,因为要出清三年疫情对经济的影响,特别是房地产市场由热转冷的影响。因此,银行股最近大涨除了“中特估”概念炒作的发散,还有就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跨境结算业务持续放量的加持,这也是为什么中国银行能领涨的重要原因。因此,单纯说“中特估”的意义不是很大,毕竟估值要与成长性联系在一起,只是估值低,但成长性不足也难以激起人气。而从整个行业态势看,中字头央企很多属于传统产业,要实现业绩的高速增长不容易,低速稳健增长是普遍态势,因此市场给予其比较低的估值也有一定道理。
既然银行股大涨的导火索是人民币国际化加速和低估值叠加,那么未来市场的“中特估”板块哪些能出现叠加效应?有两个方面值得关注,一是业绩稳健增长,且增速高于传统产业的大央企小公司;二是行业双高(景气度高、科技含量高),公司业绩高速增长的央企。
为什么要关注大央企小公司?因为央企一般来说体量很大,要让这些大体量的公司股价持续上涨,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当然,“中特估”在炒作初期需要吸引人气,所以“两桶油”和银行股大涨也没问题,毕竟要先搭台子。但是“中特估”的概念深入人心以后,“中字头”的股价和估值都达到一个合理水平后,市场就会发散去寻找同样有“中字头”背景的央企,特别是资产注入预期强,业绩弹性大的大央企小公司,而这才是市场活跃资金最关注的标的。如前期中航成飞借壳的中航电测就是典型,一个几十亿市值的公司要装下估值几千亿的公司,“蛇吞象”的结果就是股价涨几倍。目前有很多大央企的资产证券化程度并不高,如科技含量很高的航天科工集团资产证券化率不足20%,只有中航工业集团、兵器装备集团、中国船舶集团、中国电子信息集团和中国核工业集团的资产证券化率超过50%。即便是资产证券化率超过80%的中航工业也还有“遗珠”,如同业化竞争严重的飞亚达和天虹股份,其中飞亚达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增长近20%。
第二个方向是行业双高的央企,主要集中在中国电科、中国电子、航天科工、中国信科、中国星网、三大电信运营商等。不过上述行业大多“名花有主”,股价与估值都不低,如中国电科、中国电子旗下的上市公司十多年前就被市场关注。由于新介入资金不愿“抬轿子”,因此在去年年底挖掘出了三大运营商作为科技央企的突破口。而到现在,三大运营商股价基本都涨了 80%到100%,继续大涨动力不足,市场需要挖掘新的科技央企突破口,比如中国信科集团。中国信科集团是一家新央企,2018年由原烽火科技集团和大唐电信集团联合重组而成,也是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唯一一家信息通信高科技中央企业,旗下有烽火通信、光迅科技、长江通信、大唐电信、高鸿股份、信科移动等几家上市公司,其中信科移动是科创板仅有的两三家央企上市公司,最近几年因为研发投入巨大而未盈利,不过今年一季度营收增长40%净利润增长568%,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