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不来救党来救,雨不来救人自救”“党和政府已经把抗旱水管拉到家门口,我们没有理由等、靠、要,各家各户自发投工投劳铺水管”这是日前记者在新平县戛洒镇腊戛底村新寨小组采访抗旱保人饮时,村民常挂在嘴边的两句话。
在新寨小组人饮水池附近村民搬运水管
(相关资料图)
新寨小组处于哀牢山山脉的大红山腹地,资源性缺水为主,同时受工程性缺水、季节性缺水叠加影响,素有“十年九旱”之说。由于今年春季以来一直无有效降雨,气候持续晴热高温,小组35户165人的生产生活用水面临严峻考验。
5月8日正午时分,驱车穿行在新寨村狭窄的机耕路上,车子一过,尘土飞扬。打开车窗,烈日当空,红河谷的热浪从十多公里外滚滚袭来。沿途很少见到路人,地里的甘蔗苗也因缺水在烈日下显得毫无生气,山坡上多是旱死的竹林和零星枯树:枯竹上点缀着些许黄叶,枯树则光秃秃地矗立,地上铺满枯叶“地毯”,杂草寥寥。
到达村口后,下车沿着竹林小径、踩着松软落叶爬坡上坎穿行20多分钟,就来到村后的人饮水池。此时小组长普海明正带着7、8名村民清理池底的落叶和干旱皲裂的沉积泥块等杂物。
清理水池
“水池设计容量有10多方,平时村民吃的水都是从这里蓄的,往年这个季节虽然也干,但池底好歹有筷子深的余水,而今年春节后水池就完全干涸了。”普海明介绍,“1公里外的山脚下箐沟里还流着一小股水,村民吃水是到箐沟里打水,然后再挑水、拉水,算上等接水的时间,人挑一挑50公斤的水往返一趟至少要半小时左右,拖拉机拉一方水则至少要四个半小时左右。”
清理水池
“吃箐沟里的水始终没有吃自来水方便安全,费时费力不说,还不一定够吃。这不,在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今天把全长4600米,从山顶的响水箐坝塘到村里人饮水池再到各家各户家的一寸镀锌钢管全部架通了,我们自发来清理水池,为2天后的通水做准备。”普海明介绍,5号那天相关部门把抗旱水管拉到村里后,村民自发组织起来,投工投劳,仅用3天时间就把水管架好了。
村民架设水管
在水管接头处刷漆防锈
“水源地就在那里,走一起去看看。”村民普顺发指着500多米高的山顶悬崖旁的一片茂密树林,热情邀请记者前去查看。抱着多拍照片、多采访点位的想法,记者欣然同意。同行的市、县乡村振兴局,戛洒镇人民政府等5名工作人员也一同在老乡带领下前去一探究竟。
爬山前,老乡特意叮嘱多带几瓶水,但大多数人并未多在意,认为只是普通的爬山,不会渴到哪里去。由于记者背着单反,带着采访本等,为减轻负重,只带了半瓶水。
顺着还算平坦的防火沟走了几百米后,就钻进登山小道。鲁迅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而眼前这条小道也许走的人不多,脚踏过的痕迹不明显,要不是醒目的银色水管顺着“小路”向上蔓延,还真不容易看出来是条路。
醒目的银色水管顺着“小路”向上蔓延
山道初始不算陡峭,越往山上走越陡,从半山腰开始坡度陡然升到45度以上。由于路上都是松软易滑的砂石夹杂着落叶,周围每隔5、6米才有一棵树,树下除了零星分布的大块青石,没有任何灌木杂草,而新架的镀锌管或左或右分布在山道1、2米开外,无任何登山的抓附物,所以记者一行人手脚并用,艰难地向上攀登。
山坡坡度开始陡然上升
“由于干旱,草都没长了。此外,春节后计划烧除,树下光秃秃的,除枯叶外,无任何林下植被。”老乡介绍,“烧比不烧好,起码没那么多易燃物,如果不烧,叶子上的露珠、水瓶里的余水被太阳晒后就像放大镜一样,容易起火星引发山火。”半途上,有1名工作人员因膝盖疼痛,放弃爬山原路下山。
路弯弯绕绕,爬了一个小时后停下休息,俯瞰山脚,发现直线距离只爬了300多米,此时记者大汗淋漓,带的半瓶水已见底,看到老乡的水还未开封,于是询问能否分点水,老乡热情地把多带的一瓶水无私赠送,这才解了记者的燃眉之“渴”。
因为沿途照相耽搁时间,记者选择了压后。同样垫后的一位陈姓老同志一路上感慨不已:“不容易,真不容易!我们空着手都爬得这么艰难,更何况村民还要扛着钢管上山架设!”
吃水实难!记者了解到,水管一截长6米,重量在25公斤左右,一人一天最多能搬运5趟,虽然村民经常爬山且路熟,但每次往返去山顶坝塘仍需2小时左右。参与搬运、架接水管的共有60多人,平均年龄45岁,其中50岁以上的有22人,年龄最大的60多岁。
休息后继续向上攀爬了十多分钟,靠近山顶的第二道防火沟把路拦腰截断,沿着平坦的防火沟走了5分钟,几公里外山头上的老厂乡罗柴冲村竹林清晰可见,俯瞰山脚下,好像隔着万丈深渊,“山坡接近垂直,坡度接近90度了,不敢向下看,有点眩晕”陈老表示。
陡峭的山坡与村民架设的水管
边走边聊,突然眼前一亮,山顶附近的小凹处植被茂密、绿意盎然,和山脚、山腰下肉眼可见的干旱形成了鲜明对比,连吹来的风带着丝丝清凉。“山有多高,水有多高,这是接近水源地了”陈老肯定道。
从山脚出发一个半小时后 ,终于到达响水箐坝塘,两岸树木苍翠茂盛,水面清澈干净。一幅如画美景映入眼帘,让人心旷神怡。此时一行人身上早已湿了干,干了湿好几次了。
普海明(左一)和普顺发(左二)查看响水箐坝塘水质
“坝塘设计库容12000方,现在剩2000多方,水量足够人和牲畜吃到雨季了。”普海明介绍,坝塘储水原本是生产灌溉用,但人饮用水紧张,所以打算把这里的水经过滤、消毒达到饮用水标准后供人饮用。村里打算再花2天时间把水闸修好,把水通过水管引到人饮水池,再通到村民家中的水龙头。
清理坝塘附近的沟渠
查看水闸
在检查完水闸,简单地清理完水闸附近的杂草淤泥后,一行人原路返回。原本以为上山难、下山容易,没曾想上山不易、下山更难:道路陡峭易滑,尖锐突兀石头多,大部分人下山途中都摔了至少两三跤,衣服、裤子、鞋子上都是黄土和黑灰,连经常爬山、有丰富经验的记者都摔了一跤,最后我们每人都捡了一根棍子充当“下山拐杖”。
终于在历时一个半小时后,大家到达山脚下的水泥路。一路上,大家都在议论登山的艰难,更体会到了村民搬运、架设水管的艰辛,纷纷对村民们看似平凡的壮举感慨不已:“党的政策好,老百姓主观能动性强,参与意识也高,为吃口水与天斗、与地斗、与自己斗,2天后通得水肯定很甜!”(李瑞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