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见习记者 刘琛 广州报道
4月22日,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论坛在广东珠海召开。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论坛上表示,香港将全力建设好离岸人民币的生态系统,提供更多以人民币计价的投资渠道和工具,筹备在港股通增加人民币柜台,并与内地相关部委积极探讨优化“跨境理财通”,希望能批准在南沙及前海等地成立保险售后服务中心。
(资料图)
提供更多以人民币计价的投资渠道和工具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不断稳步快速增长,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的商品贸易国。近年世界经济重心加速由西向东移,亚洲区的贸易和经济增长迅速,加上地缘政治的发展,让不少国家需要分散投资。”陈茂波表示,未来,全球对人民币在贸易、投资和储备方面的需求会变得更为殷切。人民币作为跨境支付和作为储备货币,在全球的占比分别只有不到3%,与我国的经济和贸易体量比起来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香港一直是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香港拥有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资金池。陈茂波表示,截至2022年年底,香港港的人民币存款总额接近一万亿元,占全球总额的六成。全球约七成半的离岸人民币支付款额经香港处理。他表示,“我们会全力建设好离岸人民币的生态系统,提供更多以人民币计价的投资渠道和工具,强化离岸人民币资产风险管理业务,优化相关的市场基建,以把握这个庞大机遇,并助力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筹备在港股通增加人民币柜台
与人民币国际化并肩而行的,是两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的深化和扩容。
经过多年的发展,沪深港通全年的成交额由2014年的不到2,000亿元人民币,增加至去年的接近30万亿元人民币。债券通、跨境理财通、ETF纳入互联互通目标、利率互换通等近年相继宣布和落实,除了进一步丰富内地和国际投资者的资产配置选择外,也为他们提供更多风险管理工具,进一步巩固国家金融市场有序开放的进程。
今年三月,沪深港通正式把符合条件的上证和深证股票纳入“北向通”,以及把符合条件的外国公司股票纳入“南向通”,更具有里程碑意义。一方面,有助于内地企业取得国际资金,另一方面,有利于香港吸引优质的国际企业来港上市。
陈茂波表示,香港正积极筹备在港股通增加人民币柜台,致力为离岸人民币股票的发行和交易带来新的催化剂,并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国际一流的融资平台以及通往内地和国际市场双向门户的桥梁角色。
探讨优化“跨境理财通”
展望未来,陈茂波认为,香港和大湾区内地城市可以强强联手,优势互补,借助金融的力量促进彼此经济朝更高质量发展,促进金融领域更高水平开放。而当中的重点,是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引领产业发展和升级转型。具体而言,可以从四大方面推进。
一是充分利用香港国际一流融资平台的功能,服务大湾区的创科产业。“上月底,我们正式推出特专科技公司上市制度,便利具备规模但尚未达到盈利或收益要求的特专科技公司上市融资。新上市制度将便利内地的创新企业取得国际融资,支持科技行业的发展。”陈茂波表示,“去年9月,我们还与前海管理局联合发布了支持前海深港风投创投联动发展的十八条措施,打通了两地的资本流通脉络,引导来自各方的私募股权基金投资大湾区产业,特别是创新科技产业,助力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二是结合绿色金融和绿色科技,助力国家和区域的低碳转型。香港是亚洲领先的绿色金融中心,去年在香港发行的绿色债务超过800亿美元,比2021年增加约40%。而特区政府也透过发行不同货币、不同年期的绿色债券,在国际上建立起市场基准。在今年二月更发行代币化绿色债券,是全球首创。自2021年起,深圳市政府和海南省政府相继在香港发行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包括绿色、蓝色及可持续发展债券。此外,港交所已分别与广州期货交易所和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建立沟通合作机制,共同推动大湾区绿色和碳金融发展。未来,乘着这优势,我们会邀请更多省市政府、机构和企业透过香港的资本市场作绿色融资。
三是推动金融科技的深度合作,积极拓展区域市场。“为促进大湾区内的金融科技合作和发展,香港与内地的监管机构一直紧密合作,通过监管沙盒等积极措施,鼓励企业在大湾区内进行跨境金融科技项目测试。”陈茂波表示,“创新的能力、一流的人才、优质的服务,加上庞大的市场,大湾区的金融科技发展有着巨大的潜力。而跨境的应用和测试亦为在不同监管框架和场景下的产品开发、分销和落地,提供重要的参考,大大有利于金融科技产品和服务拓展海外市场。”
四是推动更多金融开放和创新的先行先试。 陈茂波认为,大湾区可以探索就一些金融服务在区内先行互通的可能性,例如“跨境理财通”自2021年推出以来,对便利两地居民进行跨境投资的试点范围相对有限。随着香港与内地恢复便捷往还,香港正与内地相关部委积极探讨对“跨境理财通”进行优化,包括增加参与的金融机构类别、丰富产品的种类等等,并希望能在南沙及前海等地成立保险售后服务中心,为持有香港保单的大湾区居民提供咨询、理赔及续保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