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城市终于迎来购房政策优化调整!
8月30日,广州市发布《关于优化我市个人住房贷款中住房套数认定标准的通知》,其中明确,居民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申请贷款购买商品住房时,家庭成员在当地名下无成套住房的,不论是否已利用贷款购买过住房,银行业金融机构均按首套住房执行住房信贷政策。
(资料图)
这意味着,广州开始执行首套房“认房不认贷”政策,成为首个落地该政策的一线城市。
业内人士认为,广州是目前全国首个落实住建部三部门推动“认房不认贷”政策的城市,打响了全国“认房不认贷”的第一枪,也是一线城市率先做出政策调整的例子,信号意义非常强,说明房地产政策底已经形成,即2017年以来一线城市过于严厉的购房政策,确实出现了实质性的全面放松。预计9月初其他几个一线城市也会出台相关政策。
广州率先落地“认房不认贷”
8月30日,广州市发布《关于优化我市个人住房贷款中住房套数认定标准的通知》。
通知明确,居民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申请贷款购买商品住房时,家庭成员在当地名下无成套住房的,不论是否已利用贷款购买过住房,银行业金融机构均按首套住房执行住房信贷政策。
广州市住建局解读称,居民家庭名下在本市无住房的,购买普通商品住房或非普通商品住房的首付款,按不低于购买首套住房的最低比例执行,不再区分是否有住房贷款(含商业性住房贷款和公积金住房贷款)记录以及住房贷款是否还清,住房贷款利率享受购买首套住房的利率。
这意味着广州开始执行首套房“认房不认贷”政策,广州成为首个落地该政策的一线城市。
根据广州住建局解读,申请贷款的居民家庭包括户籍家庭、非户籍家庭、单身人士、境外人士、持人才绿卡人士等不属于法人单位的购房人。户籍家庭和非户籍家庭含借款申请人、配偶及共同生活的未成年子女。居民家庭住房套数,是以广州市不动产登记机构提供的《广州市自然人不动产信息查询结果》显示居民家庭(含所有家庭成员)已拥有住房套数核算。2023年8月18日0:00后签订个人住房贷款合同的,按新政策执行。
对于出台该政策的原因,通知称,为更好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优化调控政策,落实《住房城乡建设部 中国人民银行 金融监管总局关于优化个人住房贷款中住房套数认定标准的通知》(建房〔2023〕52号)要求,推动广州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8月25日,住建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优化个人住房贷款中住房套数认定标准的通知》,推动落实购买首套房贷款“认房不用认贷”政策措施。其中明确,居民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申请贷款购买商品住房时,家庭成员在当地名下无成套住房的,不论是否已利用贷款购买过住房,银行业金融机构均按首套住房执行住房信贷政策。此项政策作为政策工具,纳入“一城一策”工具箱,供城市自主选用。
据住建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此项政策将使更多购房人能够享受首套房贷款的首付比例和利率优惠,有助于降低居民购房成本,更好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打响全国“认房不认贷”第一枪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指出,此次广州积极落实了住建部等三部门优化住房套数认定标准的政策内容,即积极落实了“认房不认贷”政策,是目前全国首个响应三部门政策的城市,打响“认房不认贷”的第一枪,也是一线城市率先做出政策调整的例子,信号意义非常强。
严跃进认为,此次政策意义重大,也是2017年以来一线城市政策放松力度最大的政策,充分体现了一线城市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一线城市对购房政策做出了极其宽松、积极优化调整的动作导向。此类政策出台,客观上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该政策对于广州市场影响非常大,其客观上直接降低了首付比例和房贷利率,对于刺激购房需求具有积极的作用。
严跃进预计,9月初其他几个一线城市也会出台相关政策,但是否会有条款修正,需要看情况。毕竟其他三个一线城市市区一些住房认购还是略偏热,是否需要市区郊区分类调控,也要看情况。但总体上,广州此次政策已经说明,房地产政策底已经形成,即2017年以来一线城市过于严厉的购房政策,确实出现了实质性的全面放松。
此前,根据中指研究院监测数据,实行“认房又认贷”的城市共16个(包括广州),均为一、二线城市。“认房不认贷”政策的主要对象为一二线城市中有购置多套房或置换改善住房需求的居民。该政策有利于促进住房改善需求向实际购买的转换,对房地产行业的恢复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克而瑞研究中心认为,执行“认房不认贷”后,两类购房者将率先受益,首付压力和信贷成本都将明显降低:第一,置换客群,卖一套后再买一套,还能享受首套房的优惠首付比例和利率;第二,异地购房者,在认定套数时,只核查本地有没有住房,即便外地有房,再买也按首套算。
以上海为例,据克而瑞研究中心测算,一旦落地“认房不认贷”,这两类购房者置业首付资金可以减半准备,即原本70%的首付现在只需要35%,贷款利率也将降低70BP,按照500万贷款等额本息30年计算,累计利息总额可以节约将近80万。
校对:廖胜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