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丁莉,马嘉璐 汕头报道
【资料图】
8月16日至18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中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大会(下称“中数大会”)在广东省汕头市举办。
自2022年首届“中数大会”举办以来,该场大会已成为国家级数字经济产业交流合作平台、数字经济国际合作的重要窗口。
“中数大会”二度落地汕头,背后是当地数字经济基础优势日益凸显;同时,大会又进一步促进各类数据资源加速向粤东地区汇集,促进了汕头市数字经济的发展。2022年,汕头全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实现11%的增速,华侨试验区数字科技产业基地初具规模,一系列数字经济重点项目启动建设。
凝聚共识培育数字经济新动能
“数字经济是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和促进实体经济振兴的新动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何维表示,当前,我国数字经济处于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第一梯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优势进一步夯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国民经济关键支柱。
大会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为三大主线,围绕数字新基建、算力网络、数据要素、数字贸易、人工智能与ChatGPT、元宇宙、可信数据、数字健康等前沿热点主题,举办1场主论坛、16大主题论坛及主题展览、中数大赛决赛等系列活动,中外16位院士、知名学者、数字经济企业代表立体式探讨数据从哪来、怎么用、怎么管等问题,为加速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破除数据要素流通堵点出谋划策。
“放眼世界,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和变革创新的重要动力,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共识。”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知名数学家丘成桐在开幕式上演讲时表示,中国要在数字经济赛道上实现引领和超越,需要扎扎实实做好基础研究。
多位专家均提到,要培养适应数字经济新时代的人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和复旦大学原校长许宁生认为,对数字经济相关知识的教育应从基础教育开始,更早、更广地普及数字经济知识。丘成桐也表示,“在大量引入数字人才的同时,也需要抓紧自主培养年轻人才,从儿童时期抓起。”
大会期间还发布了数字经济人才联合培养计划及一系列前沿报告,成立汕头华侨试验区通信技术创新实验室,举行数字产业生态合作伙伴、数字经济重点项目签约合作仪式。
聚焦大会举办地广东,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居于全国前列。《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报告(2023)》显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呈现梯次发展格局,广东数字经济的发展指数、资本活跃度、盈利能力均领跑全国。
广东省委常委、副省长王曦表示,广东坚持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双向发力,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将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激发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活力。
汕头数字经济加速崛起
作为中国数字经济业界盛会的中数大会,为何永久落地粤东的汕头?
这背后,汕头雄厚的数字经济基础提供了重要支撑。尤其是在数字新基建方面,汕头已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9861座,并被列入广东省9个数据中心集聚区之一。
此外,作为中国大陆三大海缆登陆站之一的汕头国际海缆登陆站,目前已连接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带宽约占中国大陆国际海缆出口总带宽的三分之一;而占地167亩的移动粤东数据中心目前已投产机架数量7449个,累计为全国互联网头部客户及本地2000家企业提供IDC和云服务,带动信息化产值超1亿元。
与此同时,中数大会的落地,又进一步促进各类数据资源加速向粤东地区汇集,促进了汕头市数字经济的发展。
在2022年首届“中数大会”期间,汕头华侨试验区与百度、首都在线等19家数字领域头部企业集中签约,各方将在跨境算力中心、医疗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开展合作;粤东首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也正式上线。
在今年大会期间,汕头华侨试验区通信技术创新实验室成立,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深度行(汕头站)启动,将进一步为汕头数字经济汇才聚智。
趁此数字机遇,汕头市还成立了数字产业招商引资工作专班和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工作专班。2022年全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116.7亿元,增长达11%;华侨试验区数字科技产业基地初具规模,立讯全球电子信息产业中心、中国移动华南AI创新中心等一系列重点项目启动建设。
未来,汕头将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与华侨、风电等其他优势资源跨界融合,包括探索利用海上风电为算力中心供电的新模式,建立服务海外华侨华人的汇侨联侨绿色算力节点,以及面向东南亚乃至全球的国际数据交互枢纽,促进国际数据在汕汇聚和交换,使汕头成为全球数据流动的关键节点。
中国科学院院士许宁生认为,华侨旅游、国际贸易将成为汕头数字经济的未来商机,“汕头华侨资源丰富,旅游、商贸具有历史优势,这两者均需要大数据支撑,可以将汇侨联侨与数字经济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发扬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