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将原本的诸侯国统一收归,中国进入大统一时期。
后来由于秦二世的暴政,全国各地起义者甚多,其中以陈胜吴广起义声势最为浩大。再加上原本遗留下来的六国贵族有复国的念头,顿时全国陷入暴乱之中,建立不久的秦王朝迅速毁灭。
(相关资料图)
再之后,项羽与刘邦展露头角,成为两股最强大的势力。在楚汉争霸之中,项羽的势力是经常压制刘邦的,为此刘邦分外苦恼。
公元前204年,项羽趁韩信开辟北方战场之机,发兵围攻刘邦所在的荣阳。
刘邦虽然坚守不出,楚兵也无力强攻。不过项羽数次截夺刘邦的粮道,刘邦粮草十分稀缺,情况危急。在此背景之下,刘邦就与手下的谋士郦食其商议削楚的方式。郦食其分析:昔日商汤讨伐夏桀,将其后裔分封于杞国;周武王讨伐商纣,将其后裔分封到宋国,各诸侯国根深蒂固数百年,而秦朝却将其全部覆灭,收归一垄,使其后裔无立锥之地,这乃是背天而行。
于是郦食其建议刘邦分封六国,这六国百姓以及君臣无不感激陛下,向刘邦俯首称臣。届时"陛下南乡称霸,楚必敛衽而朝《资治通鉴·汉纪二》"。
郦食其是一个牛人,一个堪称"话来却一点也不结舌可令铁石开花的"高阳酒徒。他曾单身入留城,割下留城县令的头颅,让刘邦获得第一场大胜,也是他劝降了武关(入秦的一个重要关卡)的秦军,是刘邦率先攻破咸阳的首要功臣。
这个老头儿屡建奇功,刘邦甚是器重。
刘邦听完后很满意,夸奖了一句:"善,立刻叫人刻制印玺,您就可带上它们出使各国了"。
郦食其前脚走,后脚张良就找到了刘邦。刘邦当时正在吃法,就利用吃饭的时间给他说了一下郦食其的计谋,问张良怎么看。张良听后,立刻阻止道:"谁给陛下想的这个主意?千万别这样,否则您就完了!"《资治通鉴》记载:"谁为陛下画此计者?陛下事去矣!"
刘邦听后就非常疑惑了,问他原因。张良就拿到刘邦的筷子,在他面前比划,同时说道:"当初商汤与周武王之所以敢分封他们的后裔,是因为他们有绝对的优势,如今陛下与项羽争斗,根本没有经历去管理这些六国君民。并且,周武王灭掉殷商后,废弃战车,丢掉兵器,向天下人表示和平以此让百姓欢呼雀跃,如今天下还未平定,怎么能丢掉武器呢?"
刘邦一听,立刻就跳了起来,饭也吃不下了,赶忙叫人去阻止郦食其。然后一边骂道:"竖儒几败而公事!"
对于这段对话,各位看完后或许会觉得云里雾里,张良说的这些话是什么意思?似乎与这件事并没有太大关系。对此,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作出了进一步的解释。
司马光引用荀悦(东汉史学家、政论家)的话说道:"立策决胜之术,其要有三:一曰形,二曰势,三曰情。"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很多时候战术的胜败要取决于三个方面:在面对一件事的时候,考虑得与失的大体趋向,叫做"形";面对临时情况要灵活应对,此为"势";分析当事人的心意是好还是坏,此为"情"。因此,尽管要做的事情相同,但是"形、势、情"也会有诸多变化,如果还按照原来的方式去应对,则很容易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
如今天下纷争,楚国的力量非常强大,假如复立六国后裔,他们会不会投奔楚国,或者楚国迫使他们屈服呢?到时候反而给自己增加敌人。另外,最重要的就是各地人才都离开自己的家乡妻儿,而在刘邦手下做事,不就是为了恢复国家或者获得封地吗?如果刘邦提前将这个封地分封下去,那么他们的目的就达到了,定会抛弃刘邦然后回到家中与妻儿老小团圆,到时候谁还为刘邦卖命?
为了更方便读者理解,司马光举了一个例子做对比:
韩信背水一战,将赵国打得大败。然而刘邦在彭城陷落一战中,也是背靠睢水作战,结果士兵们都淌着河水跑了。这是为何?就是因为当事人的"情"不同。韩信的对手赵国人背后有城池,他们会想着打不赢大不了撤回城中。而韩信的军队则孤立无援,河水湍急,只有拼死一战。
至于刘邦的军队,远处有军队接应,并且睢河水浅,自然不会拼尽全力。这两件事的情况都是一样的,可结果却完全不同。
因此,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总结道:
我们重新来看张良说的这句话:"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张良明显是提前知道这件事的。张良作为刘邦的重要谋臣,对于刘邦必然是要知无不言的,然而将士谋反这么大的事,为何要等到刘邦看到之后才说?这显然是有意为之,目的就是为了引出下面他对刘邦说的一段话,希望刘邦能够善待将士。
因此,《资治通鉴》曰:
"盖以高帝初得天下,数用爱憎行诛赏,或时害至公,群臣往往有觖望自危之心,故良因事纳忠以变移帝意,使上无阿私之失,下无猜惧之谋,国家无虞,利及后世。"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高帝(刘邦)用爱憎进行赏赐或者诛杀,群臣们人人自危,因此张良用这件事来劝诫高帝,使为君者不无端猜忌全凭喜怒,为臣者不用恐惧而专心做事,只有如此国家才会无忧无患。
对于如此智慧的张良,司马光评价为:"若良者,可谓善谏矣。"
权不可豫设,变不可先图。与时迁移,应物变化,设策之机也。
意思是说:应事的权宜机变是不能够预先设计的,事态的变化是不能够事先谋划;随时机的转动而转动,应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是制订策略的关键。
当然,刘邦是何许人也,他自然不需要"司马光给他解释",对于张良的话一点就透,明白其中利害之后,立刻阻止了郦食其的行动,挽救了重大过错。
张良的智慧不止如此,他不仅能够给刘邦解惑,还能很好地引导刘邦进行正确的事。《资治通鉴》中就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
汉六年(前201),此刻天下已定,是到了给员工们分红的时候了。不过众多下属们却因为争功而吵得面红耳赤,刘邦听得厌烦了,于是狠狠地斥责了他们一顿。刘邦可是混混出身,他骂起人来一套又一套不带重样的,就像文章前半部分刘邦骂郦食其一般,将士们也不敢出声。
过了几天,刘邦与张良在宫中看到远处有几个人在秘密交谈,刘邦顿时来了兴致,问张良:"他们在说什么?"。对此,张良回答为:"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刘邦听后大为震惊:"如今天下初定,他们为何要谋反?"张良于是回答说:
"陛下起于布衣,如今成为天子,所依靠的人无非就是这些出生入死的将士们。如今陛下得了天下,最先封赏的却是陛下的亲人以及接近的人,惩罚的都是自己讨厌的人。天下的封地终是有限的,那么这些将士们就会担心轮不到封赏,或者无缘无故的被陛下处罚,因此就聚众商议谋反之事了。"
刘邦听后惊起了一身冷汗,顿时对于之前打骂将士以及通过喜恶行事。于是改变自己的态度,专门成立人员对这些将士们论功行赏,不得出现差错。
《资治通鉴》记载:"急趋(催促)丞相、御史定功行封"。
这件事我们看起来平平无奇,但是司马光却给出了一个独特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