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宏观 > 详情
施耐德电气首席营销官的“中国信心”:可持续发展与数字化转型将带来巨大增长潜力-世界短讯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23-06-19 18:13:43

“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始终保持着相当的规模和增长,也让我们在中国的业务有了更进一步的成长。” 施耐德电气首席营销官梁玉媚(Chris Leong)表示。梁玉媚此前在中国工作数年,但这趟“中国行”仍令其眼前一亮,并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


(相关资料图)

她表示,施耐德电气对于创新、质量、效率以及产业链灵活性、安全性的长期追求不会改变。而中国市场正在发生快速变化,尤其是数字化、绿色低碳的双转型趋势,与施耐德电气的发展战略不谋而合。作为双转型的践行者和赋能者,施耐德电气将继续坚持在华“中国中心”战略以及研发投入,以创新和生态协同助力中国企业加快转型升级。

中国市场令其充满信心

在梁玉媚看来,中国的高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人才教育和科技创新的投入。目前全球在AI、软件研发等多方面的前沿创新,很多都来自中国市场。中国的生产制造也已经真正参与到全球高科技产业的分工之中,在全球研发和生产中的赢得一席之地。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发布的《亚太地区经济展望》显示,今年亚太地区的增长率将从2022年的3.8%提高到4.6%,比去年10月的预期高了0.3个百分点,该地区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在70%左右,远高于过去几年的水平。同时,中国经济重启对亚太地区以及全球经济至关重要,中国对全球增长的贡献将达34.9%。

“中国是我们全球第二大市场,是非常重要的增长区域。中国产业正在大规模转型升级,这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基础面,而施耐德电气服务于实体经济,因此我们对于未来的增长非常乐观。同时,我们看到在转型过程中,中国用户非常欢迎创新的绿色产品和数字化解决方案,施耐德电气每年将5%的营业收入用于研发,我们在中国也不断加大研发,因此我们将创新作为增长的动力,有望带来可观的业务回报。”梁玉媚表示,有市场才有投资的动力,有投资就能催生更大的创新竞争力。施耐德电气将持续加码在华创新与研发,尤其是在绿色创新产品、数字化技术和服务领域加大投资力度。

事实上,创新是“中国中心”核心组成部分之一。作为全球能源管理和自动化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专家,施耐德电气始终秉持“多中心”战略、强化“中国中心”建设,以人才为基础,以创新为引擎,打造了覆盖研发、供应链、生态伙伴在内的研、产、销一体化敏捷机制,和强大的生态圈。据介绍,中国已成为施耐德电气全球四大研发基地之一,是重要的创新源泉。植根中国36年来,施耐德电气持续加大在华投入, 已建成北京、上海、深圳、西安、无锡五大研发中心,形成了软硬件一体化的创新体系。

近年来,受新冠疫情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全球的供应链都面临挑战。施耐德电气长期坚持供应链的“短链、生态、绿色、数字化”战略,以应对市场需求以及环境迅速变化。施耐德电气在华已经打造了强韧的供应链,包括29家工厂及物流中心,和1600多家供应商。随着生产制造、供应系统、决策、设备的不断本土化,本地采购率达到90%以上,使中国成为施耐德电气在全球最重要的供应链基地之一。梁玉媚表示,如何增强供应链的敏捷、韧性和可持续性已成为摆在所有企业面前的挑战,通过应用数字化和绿色相关技术,协同上下游,施耐德电气已有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以“数字化+电气化”推动可持续发展

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中国市场的需求也在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作为首席营销官,梁玉媚认为,对品牌的打造,对卓越质量的追求,对用户的承诺,已成为施耐德电气百年不变的坚守。而面对着目前的市场变化,施耐德电气已经从硬件产品的供应商转型为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和绿色低碳解决方案的提供商,数字化已成为施耐德电气“新的肌肉”。

“在施耐德电气我们提出了一个公式,即数字化+电气化=可持续发展,这不仅是我们自身的优势所在和战略方向,同时也契合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梁玉媚说。

在她看来,减碳的重点是在能源的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同步推进。目前全球高度关注能源供给侧减碳,但实际上需求侧对推动能源转型的作用可能更大。根据施耐德电气可持续研究院测算,需求侧将承担全球减排量的55%。借助数字化推动需求侧转型,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工业、建筑、交通行业三大关键领域,到2050年将比2020年分别减少84%、93%、83%的碳排放。

而且,减碳并非遥不可及,人类现有技术已经能够带来可观的减碳效果。尤其是数字化技术,能全程监控能耗,提升能源效率和生产效率,推动新能源的发展和并网,而且能实现全产业链的协同。数字化不仅能够降低碳排放、带来社会效益,也能够帮助企业提升效率、创造更多经济效益。凭借多年深耕低碳领域的知识经验与技术专长,施耐德电气已经形成了IT与OT深度融合、覆盖全生命周期的领先数字化解决方案,在自身逐步迈向零碳的同时,也积极赋能生态伙伴,助其实现全程减碳。

“目前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更多的客户倾向于选择绿色低碳产品,新一代的人才也更愿意加入可持续运营的公司,企业应当把减碳作为投资,而非投入。就我们的经验来说,企业在减碳方面的平均投资回报时间在3-4年左右。”梁玉媚指出,施耐德电气已经可以通过技术帮助客户减少20-90%的碳排放,除了部署技术,企业还要进一步转型调整,比如构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组织架构、将减碳理念融入核心业务,开展商业模式的创新,最终为更多用户和社会带来绿色价值的正向循环。

赋能生态加速减碳

企业减碳并非“一日之功”,也不是“一家之事”。梁玉媚坦言,除了推动自身以及客户的绿色转型之外,施耐德电气还进一步打造整个产业链上的合作生态圈,做可持续发展的赋能者。

2020年,施耐德电气发起了供应商“零碳计划”,帮助全球前1000家核心供应商到2025年减碳50%,其中就包括210家中国供应商。去年,为进一步扩大可持续生态圈,施耐德电气发起了“减碳大师”计划,集结各行业的减碳先行者,通过可持续发展咨询和数字化手段,助力更多企业和个人在减碳之路上“有技可施”。过去一年,已有不少企业作为首批“减碳大师”加入该计划。在社会及大众层面,施耐德电气也通过赞助北京马拉松推广绿色生活理念,与北京绿色交易所联合推出个人碳足迹测算工具等方式,助力公众探索更加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减碳大师”计划也于今年6月开启第二季,从“更广泛的企业覆盖、更丰富的奖项支持、更落地的解决方案”三大维度进行升级,持续输出低碳转型的经验和能力。

梁玉媚表示,中国具有超大规模的市场和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通过赋能他们加快减碳进程,所形成的绿色转型合力不可小觑。通过创新和协作这两大关键力量,施耐德电气正助力更多企业把握绿色转型先机、迈向高效和可持续发展,同时借助中国产业的发展动力,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中国的目标是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在这期间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施耐德电气每一年的可持续发展计划都会把目标和视角的跨度放得更远。希望更多的伙伴能加入我们,共建减碳生态圈,共同打造绿色可持续的美好未来。”梁玉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