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商界 > 详情
世界今亮点!专访中节能衡准董事长廖原: 提升金融机构投资碳核算科学合理性,引导资金流入低碳领域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23-05-24 17:04:04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德尚玉 实习生王如雪 陈斯达北京报道 在“双碳”目标下,我国正在加大推动金融机构对投资或信贷资产温室气体排放情况核算工作。


(资料图片)

投融资业务碳核算工作成为推动实体经济绿色低碳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也是金融机构自身业务低碳转型、风险管理、信息披露的重要前提。

与此同时,国内外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陆续开展相应实践。近日,中节能衡准发布由能源基金会(EF)支持的《交通基础设施(公路)碳排放核算方法研究报告》(下称《研究报告》),首次提出适用于金融机构核算公路基础设施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模型,填补了国内公路基础设施投融资项目碳核算方法的空白。《研究报告》由包括中节能衡准科技服务(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廖原、高级项目经理赵佳佳在内的研究团队联合行业内龙头企业共同推出。

廖原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表示,碳核算是金融机构开展业务创新、风险管理、信息披露等工作的基础,核算本身不是目的,最终目的是通过金融机构的实践应用更好地引导企业减排,引导资金流入低碳项目。

中节能衡准科技服务(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廖原 采访对象供图

提升金融机构投资碳核算科学性

《21世纪》:金融机构为什么要进行环境和气候信息披露?

廖原:对金融机构来说,环境和气候信息披露能够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识别、评估、管理自身运营和投融资活动的环境和气候相关的风险与机遇,并以此为基础规划未来发展路径。

金融机构加强环境和气候信息披露,有利于消除绿色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不透明,也有利于落实新发展理念,践行社会责任,有利于在“双碳”目标下进行自身的环境和气候风险管理,提升资产质量,降低气候与金融系统性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气候信息披露方面,《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指导意见》以及《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办法》等,都明确建立完善企业披露环境治理信息相关的制度。此外,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部门都出台了相关的政策。

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披露主体和范围有待扩大。截至2022年5月,公开披露环境信息披露报告的金融机构不超过400家。

其次,环境信息披露标准有待细化,提升利益相关方信息的可获得性和可比性。在环境信息披露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以及披露渠道等方面,还需对披露指南进一步细化。

最后,环境影响量化指标披露水平不足,碳核算能力有待提升,尤其是金融机构投融资活动的环境和气候相关数据来源于企业,提高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将有助于提升金融机构披露的透明度。

《21世纪》:金融机构如何提升环境和气候信息的披露水平,引导企业推进减排?

廖原:针对以上问题,金融机构应该做好几方面工作。

一是要有序推进环境和气候信息披露工作。相较于国外,现阶段我国环境和气候信息披露难点更加突出也更具挑战性,仍需借鉴国际可持续信息披露框架,结合国内环境信息披露发展阶段,进一步完善披露框架和碳核算技术指南等标准。

二是提升环境和气候信息披露能力。开发碳核算和环境效益测算工具,提供便利化支撑工具。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能力建设,协助开展环境压力测试和碳核算。注重信息化、数据化手段的深度介入,依托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智能化环境信息量化工作,降低企业披露成本。

三是丰富环境信息披露应用场景。引导金融机构系统提升识别、评估和管理气候变化相关金融风险的能力,为其投融资活动提供支撑和助力。目前,有部分地区探索建设企业碳账户、碳积分等,后期还要通过政府部门的高效协同,数据有序共享等方式,增强数据资源的可获得性、可比性和标准化,进而推动金融机构环境和气候信息的披露水平。

《21世纪》:对交通基础设施投融资项目碳核算的意义是什么?

廖原: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规模大、投资速度加快,与一般行业项目碳排放特征不同,其碳排放具有自身经营活动排放少、供应链上游产生的间接排放大的特点,应采用全生命周期法核算。

但是全生命周期法核算实操工作极其庞大、复杂,导致当前金融机构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核算范围仅停滞在范围一和范围二层面,不利于金融业有效发挥引导交通基础设施行业深度低碳转型、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研究报告》提出的模型和评价标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一是提升金融机构投资业务碳核算的科学合理性,二是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及建材行业低碳转型,三是为其他建筑业探索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方法提供参考。

形成公路投融资项目碳核算工具

《21世纪》: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进行全生命周期碳核算有哪些难点?

廖原:现实中金融机构在采用全生命周期法核算交通基础设施投融资项目碳排放时面临两大问题。一是我国现行碳核算标准仅核算范围一和范围二的碳排放量,尚未出台适用于交通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碳核算的理论方法。二是全生命周期碳核算复杂、工作量大,缺少一套基于目前既有的物理或经济活动水平数据即可快速量化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

《21世纪》:现在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碳核算还有哪些挑战?

廖原:交通基础设施碳排放存在行业缺乏统计数据、研究数据零散口径不一、公路工艺工法复杂碳排放征差异大、项目建材能耗数据难获取等客观问题,这为我们构建适用于金融机构多途径核算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公路基础设施目的简化碳核算模型带来较大的挑战。

一是交通基础设施碳排放存在行业缺乏统计数据。现有与碳排放量有关的统计数据为各交通运输方式的能耗统计数据,缺乏对交通基础设施建材和能耗的统计,从而无法从宏观角度得到行业平均活动水平碳排放强度。

二是研究数据零散口径不一。学术研究领域,学者主要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运用既有数据库和分析技术对公路特定阶段(如路面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等)与工艺活动的碳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上,以整条公路为对象开展系统全面的生命周期碳排放研究仍然较少,且受限于数据可得性及计算的复杂性,现有研究多以案例研究方式开展,相关结果缺乏系统性和可比性。

三是公路工艺工法复杂碳排放特征差异大。公路基础设施项目影响因素众多,既受所在地的环境气候、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又受到技术水平、公路等级、质量标准等众多因素影响,致使公路工程项目的碳排放量不能像对工业产品那样按品种、规格、质量具有统一的排放量值,即任何两个公路建设阶段其碳排放量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

《21世纪》:如何帮助金融机构对支持项目进行碳排放量量化及评价?

廖原:为帮助金融机构快速、科学核算公路项目碳排放量并衡量其水平,研究团队构建了公路投融资项目碳核算工具。针对现实中公路基础设施投融资项目可提供数据基础不同,该工具涵盖了两类不同的简化核算路径和方法。一类是基于项目提供各种建材消耗量(钢铁、水泥、沥青等主要建材),各建材运输方式、质量、距离,施工使用的各种设备名称及台班数,运维期预计各能源使用量等数据的项目核算法。另外一类是基于项目公路类型、车道数量、建设长度等常规基本信息的项目类比转化法。

前者可准确算出项目本身的碳排放量及强度,后者基于同类项目碳排放情况估算出核算项目的碳排放量及强度,且估算对象可覆盖全国不同区域、不同等级、不同桥隧比的公路基础设施项目,从而帮助金融实现对支持项目的碳排放量进行量化。

《21世纪》:金融机构碳核算如何运用到实际工作?

廖原:为帮助金融机构理解碳核算如何运用到实际具体工作,强化结果应用,《研究报告》结合试算案例提出信息披露和金融产品服务两个应用场景。

首先是信息披露,金融机构可通过研究提出的公路投融资项目碳核算工具快速核算贷款公路项目碳排放量,然后按照投融资业务碳核算标准(如人民银行或碳核算金融联盟发布的相关标准等)规定的归因因子换算得到其贷款或投资资金产生的碳排放量,并披露于ESG或社会责任等公开报告中,方便投资者、公众等利益相关方了解该银行的碳排放情况,提高信息透明度。

其次,公路投融资项目碳核算工具还可以应用于金融产品服务方面。具体而言,银行应用该工具量化计算出一个公路项目的碳排放量强度,对标《研究报告》给出的评价标准,即可判定该项目在行业内是相对低碳的还是相对高碳的,据此银行可给予差异化的利率定价、授信额度、贷款规模等授信措施。对于表现优于行业均值的项目,可实施绿色审批通道或给予一定额度的额外利率优惠等,这样就可以帮助金融机构实现引导资金流入行业内低碳高质量项目的目的。

此外,公路投融资项目碳核算工具应用场景不局限于金融机构层面,还可拓展至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因此《研究报告》也尝试性提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碳审查、企业碳效对标两个应用场景,以推动形成行业低碳发展新业态,更多应用场景有待社会各界共同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