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焦点图 > 详情
田黄石的品类有哪些?田黄石形成原因?

来源金条网   2023-05-10 09:27:20

田黄石的品类

田黄石系寿山石中特稀少的一种,理论上还是叶蜡石(Al2[Si4O10](OH)2)属单科晶系。其化学成份理论值:SIO266.7%; H2O5%;Al2O328.3%;Fe2 O31.7%左右;CaO0.3%左右;还可能含微量K、Mn、Ti、Zr……寿山石主色调之变化,与其化学成份中低含Fe2O3MgO等比例变化有关。摩化硫度为2度左右,其比重2.5.耐火度1700度C左右。

田石——产于寿山乡内外洋的溪田中。上有坑头洞,洞旁有溪,长约数里,即寿山溪。通常以溪水所灌溉的水田范围,作为出产田石的界限。其品种根据产地不同,分上坂、中坂、下坂、碓下坂及搁溜田等,其中中坂所产田石尤佳。色分红、黄、白、黑等。红者曰“红田”,黄者称“田黄”,白者呼“白田”,黑灰者谓“黑田”。另有外白内黄的“银裹金田”、外黄内白的“金裹银田”、外裹黑色薄皮的“乌鸦皮田”。

(一)橘皮红田:橘皮红田为上三坂所产。色素以红,黄为主,尤以深红居多。色似红橘皮,而红得更深更浓,似红琥珀,但比琥珀温婉可亲。肌理蕴极细致之萝卜纹,绵密而欲化。其质纯优,凝灵成冻,为田石中色度最饱和者。橘皮红应为正红田,占田石产量比例中最少部分,且材积多不盈两,故极稀罕。材、形好的橘皮红被列为田石的极品。

(二)煨红田:煨红田多产于上、中坂田中,外层色红如丹枣,表面常有黑色斑块如黑皮,材积亦极小,灵度逊于橘皮红田,显微透明状,质亦比田黄稍坚硬、乾涩、常无明显的萝卜纹。

相传乃因石农垦地烧草时,土里的小田黄经火熏烧,达到一定温度而变色,故也属稀品。但多因质燥,材小而不为收藏者所珍爱。

(三)田黄:指黄色的田石。上坂、中坂、下坂、碓下坂的溪田中,及沿溪而下数里至双溪皆可掘得,占田石产量最多。各坂的田黄色质微有区别:上坂多偏嫩而清淡;下坂以下多偏硬黝;中坂的色质为最佳。其黄色之浓淡各有千秋,人们按其色相之差别,又划分三个等次十种类别:

1、标准田黄的色泽,属上品

(1)色浓而微泛橙红,接近桔皮红,但红的成分略少,称“橘皮黄”。

(2)黄中带赤,色明快的,曰“黄金黄”。

(3)黄而带赭,如将熟或熟透的枇杷色,叫“枇杷黄”。

2、中品

(4)黄色再淡的有“桂花黄”,虽属黄色但略带粉白色调。

(5)比桂花黄清淡、质灵腻、细嫩、而又比白田稍黄的称“鸡油黄”。

(6)黄而微褐如熟栗的,称“熟栗黄”。

3、下品

(7)稍淡於熟栗黄,质滞而黝的为“肥皂黄”。

(8)色黯褐而质如鹿目的称“糖粿黄”。

(9)黄色淡如蜂蜡,质比鸡油黄滞结些的称“密蜡黄”。

(10)介于桂花黄和肥皂黄之间的,称为“蕃薯黄”。

这四类田较为干燥粗杂,几乎不通灵,也多无萝卜纹,俗称“杂田”。

(四)白田

指白色的田石。多掘自上、中坂、质灵腻嫩透,酷似坑头水晶。常有赭黄格似血缕,萝卜纹如鲜嫩之白萝卜肌理,极细而化。因石通灵,色纯淡,故格、纹比各色田石更为明显而有致。白田偶有黑色的裹皮,也有色白浑浊且状似砂粒的斑皮,斑皮均多深入肌理而似雪花。 有黄皮的白田,即所谓“金裹银”,极难觅得,其色并非纯白,皆略带淡黄或蛋青色,灯照则肌理皆泛黄红,有别於掘性白高山。

(五)黑田

黑田有纯黑和灰黑二种。

纯黑田指黑赭色田石。多出於铁头岭及下坂一带的田中,常见有黄色石皮。质亦较细,萝卜纹比它色田石略粗,肌理浑而微透,并常伴有细小黑砂钉。

灰黑田色较淡而灰。皮或黑或黄,质多粗硬浑杂而间有黑砂点。萝卜纹常粗散不匀。产地除上述外,上、中坂也常有出产。为下品田。

黑田中偶有质灵、纹细,肌理灰黑而显青绿色调,人或称之为“绿田”。

(六)黑皮田

即“乌鸦皮”田。外表附有微透明、黑色石皮。上、中,下三坂均有出产。皮无纯黑,而黑中又微带青绿或灰绿色,又称“蛤蟆皮”。其皮内或白田或田黄,色质、纹理和寻常无皮之田无异,唯多伴有小黑钉。单层的乌鸦皮田灯下能透,其肌质易于鉴识,若乌鸦皮内再有一、二层黄皮或白皮则难以灯照鉴别,不过这类含多层石皮的田石,若皮质细腻、无杂色、无砂斑,则多见其里色质俱佳,犹如冻石,实属难得之材。

(七)银裹金——指外白内黄的田石。

许多白田或多或少总带有黄心,田黄亦常带有白皮,“银裹金”原指白田中有较多的黄心,或田黄的白皮稍厚稍多的,皆统称为“银裹金”田。前者的黄心如蛋黄亦如黄心的蕃薯,黄亦明快纯净而淡雅,质极细嫩灵腻,而纹路比各色田石更隐约难寻,几乎不可见。後者的黄多介于黄金黄与桂花黄之间,接近黄金黄,但稍含粉色,萝卜纹细密有致。材积好、色质佳的银裹金,亦属田石之上品。

(八)碓下田

产白碓下坂。皮青黄而稀薄。外层肌质色较浓,黄而偏褐,肌理浅淡。或有明显的细密萝卜纹,纹痕稍直,并伴有虱卵状小白点。质灵透,但乾裂较多。

(九)搁溜田

又称滑溜田。属沿溪迁移而下的田石。上四坂溪田表层或沿碓下坂而下至九手、回龙、双溪,溪中浅表沙层中偶或可得。纹多偏粗而显露,纹行齐直,有的疏密不均、粗细不匀。粗者极粗,细者仅微小部份亦同寻常田黄。色多褐黄。亦常附有小片黄皮,黄而灰绿,粗涩如士粉。肌理常伴有黑砂钉或星散小白点。其中露土被阳光曝晒的,阳面往往退化,变得粗涩乾裂,而阴面还不失田黄本色。

(十)“九手田”

产於碓下坂至善伯山脚一带的寿山溪流周围,多为深层砂土中掘得,产量稀少,亦属难得。其色或淡且泛白,或显褐红色。肌理无纹或纹细如丝。多附有稀薄小片黄皮。质地绵韧,显半通灵或微通灵状,裂格较少,偶有星散小白点或细小黑钉。温润稍逊於上三坂之田。色浓质优的“九乎田”,人们通常将它归类於下坂田。

(十一)硬田

是指各坂所掘的田石中,肌质坚硬而粗劣的。所带之皮似牛蛋皮或鹿目皮,但皮质比牛蛋黄略细,皮色也沉而微绿。肌理或不见纹或纹路粗杂。通灵度差,且时含硬砂。

田黄石形成原因

石皮形成过程

田黄石的母矿在生成时,由于地开石和辉锑矿原共生于低热矿液矿,而后辉锑矿在长期表生作用下,转化为锑的氧化物。自从田黄石由矿床分离埋藏水田中,这种锑的氧化物在这个特定的环境中,因地下水的作用,对其长期浸润,使石表染色形成石皮。同时,田黄石中所含的氧化铁也对自身浸润,促其形成特有的色泽变化,因此田黄石不仅有特有的石皮,而且其质地与寿山石的质地也是有区别的。

格纹形成过程

田黄石是从山上母矿中分离出来的寿山石,从山巅经漫长的雨水和溪水冲击,沿沟溪经无数次滚落,最后流至田中,在这运动过程中,外表难免会受到损伤,出现一些裂纹。而这些裂纹在埋藏土壤里,受氧化铁渗透形成了特有的格纹、因此格与无菱角是田黄石重要的特征。

雕刻“度”

“格”与“皮”是田黄石的重要特征,也是辨别真伪的依据之一,所以在加工时要注意适当保留。但是格纹过多、石皮过厚,毕竟会影响田黄石的品质,因此雕刻高手都巧妙地狩其加以利用,既保留它的特色,又可化弊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