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商界 > 详情
环球即时看!拟构建“两轴两带三心四片”新格局 深圳罗湖如何重构空间助力产业再造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23-04-18 20:01:22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吴治聪 深圳报道 


(资料图片)

近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罗湖管理局公示《深圳市罗湖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2021-2035年)(草案)》,前瞻描绘2035年罗湖城区发展的空间战略蓝图,积极探索适应小地盘、高密度城市中心区发展转型的规划治理新路径。规划草案包括城市发展、产业、教育、交通、生态等方方面面。

罗湖计划构建“两轴两带三心四片”新格局,在深圳市“一核多心网络化”的开发格局基础上“增点扩心”,城区将形成中心功能拓展轴和深港东部创新发展轴,南部综合服务带和北部创新发展带,罗湖综合服务中心(包括人民南、蔡屋围、东门和笋岗片区)、清水河产业创新中心、大梧桐生态创新中心,以及建设银湖片区、布心-水贝片区、新秀片区、莲塘片区“四片”。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通过与早前的“一主两区三带”规划对比发现,“两轴两带三心四片”新格局对产业的功能定位和区域协同的划分更为细致。而从规划目标来看,规划的远景展望更是延伸至2050年。

规划草案指出,到2035年,罗湖区将建成高质量发展高地、湾区枢纽典范、宜居魅力之城、可持续发展标杆,管理服务人口130万人。加大住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 2035 年,罗湖区居住用地占建设用地比例达到30%, 新增居住建筑不低于420 万平方米。同时,罗湖区对22.28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实行强制性严格保护。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数字战略和经济研究所所长曹钟雄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记者采访时表示,发展战兴产业的核心是空间匹配的问题,罗湖区要注意错位发展,聚集更多研发型、服务型的企业。在空间方面,大梧桐等区域能够在空间相对紧张的情况下打造适合制造业的发展载体。此外,还应该从多重渠道,如空间、资金、政策等方面去服务企业转型,真正推动罗湖产业再回归。

大力打造现代服务业聚集区

罗湖是深圳金融的发源地。四十多年来,深圳金融业不断发展壮大,罗湖也发展成为金融集聚区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在深的商业银行总行或市级分行,前20强有11家从罗湖出发并发展壮大;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以及平安银行、国信证券总部,工农中行、人保财险等在深机构,自成立起一直在罗湖。

金融业是罗湖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从上述金融机构的选址可见,其主要集中在红岭路沿线的蔡屋围片区,而红岭则集聚了罗湖80%的持牌金融机构。一条红岭路将蔡屋围和笋岗片区相连,随着城市更新的步伐推进,蔡屋围与孙刚正在成为罗湖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

据笋岗街道党工委书记毕祥伟向记者介绍道,从区域发展定位来看,笋岗是全区唯一市重点发展区域笋岗-清水河片区和红岭新兴金融产业带的交汇点。在这片重点发展区域中,笋岗片区被定为高端商务中心区,规划用地3.05平方公里,主要发展特色商贸、创新金融和文创产业。

规划草案指出,罗湖将大力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包括蔡屋围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笋岗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依托产业链集聚优势,全面提升罗湖区总部经济发展能级,结合罗湖五大核心商圈发展特色,打造高品质商务办公空间。

在2月8日举办的“深圳创投日”罗湖专场上,红岭新兴金融产业带重磅推出五大金融产业载体,包括财富管理集聚园区、数字人民币产业园区、私募量化交易园区、保险创新试验园区、黄金金融特色园区。未来,产业带沿线规划500米以上高塔3座,300米以上高塔7座,拔地而起的新晶都、新寰宇等将与京基100、地王大厦等城市地标共同铸就最美“城市天际线”。

积极培育科技创新聚集区

作为深圳最早的建成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罗湖区“十三五”期间新增产业空间446万平方米,实现从产业空间上“再造一个新罗湖”。站在新的起点,罗湖下一个十年,将在城市更新与改造的推动下,为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带来新的机遇。

“罗湖进行大规模城市更新,重塑城市基础面貌的同时,也腾挪出新的产业空间,重新引导科技产业向中心城区集聚。”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院长助理郑宇劼认为,罗湖的未来发展,大致取决于4个方面,一是城市更新的进度,二是科技产业的重新集聚,三是传统商贸、黄金珠宝、装饰设计产业的升级,四是深圳的“东进”战略。

规划草案指出,为促进产城融合,罗湖优化产业用地用房结构与布局,打造经济密度高、服务水平高、创新浓度高的高品质产业空间。罗湖还将聚焦“7+1”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和资源集聚发展,布局创新锚点,建设创新街区,打造低成本高包容性创新型空间。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十四五”期间,罗湖区计划打造1-2个千亿级的产业集群,4-5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在区域分布上,主要集中于:清水河科技创新集聚区、水贝科技创新集聚区、大望-梧桐科技创新集聚区、 莲塘科技创新集聚区、布心科技创新集聚区。

在空间上,罗湖全力以赴推进城市更新,率先探索首创整套城市更新区级审批机制,率先开展统筹片区更新改造,过去5年通过城市更新新增产业空间446万平方米,实现再造一个“新罗湖”。

如何保障规划草案实施?一方面罗湖以政府为主导,推动形成“分类出让、以房招商、以租为主、租购同权”的产业空间供应市场。另一方面,完善再开发计划管理制度,建立再开发项目实施考核机制,探索引导和激励社会参与综合整治和有机更新的路径。

加快建设深港现代商贸升级发展区

根据规划草案,为加快建设深港现代商贸业升级发展区,罗湖将以三大口岸片区为核心,聚焦商贸、金融、旅游等领域深度合作,打造深港跨境流量经济空间,推动现代商贸业全面升级。

2023年,罗湖将全球资源配置力作为深港融合发展先行区建设的题眼,在全球资源要素的汇聚和流通方面狠下功夫。近日,在2023深圳市罗湖区营商环境交流会上,罗湖区的过境土地B1地块再次引起各界关注。

据罗湖区委常委、副区长,深港现代商贸业升级发展区指挥部指挥长夏东介绍,作为罗湖区的产业空间宝地,B1地块紧邻罗湖口岸,由深圳河裁弯取直后产生,面积9.6万平方米,目前地块已完成土地纳储,正在开展法定图则调整,预计可以释放30多万平方米产业空间。

罗湖区提出将与香港有关方面共同开发该地块,建立深港共商共建共享的协调机制,探索“境内关外、视同境外”的特殊监管政策和与香港趋同的税收政策,打造深港双向开放、深度交融的发展示范地。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港澳及区域发展研究所副所长谢来风认为,“过境地块”权属归深圳是已经明确的,但真正开发需要涉及土地性质调整,以及协调海关、边检等部门所属的特殊历史遗留建筑等。这次罗湖推出的B1地块已经纳入土地储备,并进入法定图则调整阶段,意味着许多问题已经解决,可以很快进入开发阶段。

口岸是连接深港的枢纽门户,罗湖对三大口岸规划周详: 罗湖口岸片区将加快升级改造,优化环境设施,提升通关效率; 文锦渡口岸将加快生鲜货运功能转移,实施片区整体升级改造,打造跨境商务精品口岸; 莲塘口岸则将推动24小时通关和“港车北上”试点,启动生鲜货运设施改造前期工作,推行跨境货运无人驾驶新模式。

在更新的过程中,要强调全盘的空间重构。关于罗湖“焕新”,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周军民早前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要有大手笔,也要有远景的思路,因为很长一段时间内可能只有一次这样的机会。”